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Hey姐妹!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你会去冻卵?
 
没错,冻卵,徐静蕾说的那个“后悔药”。
 
我的姐妹A,一个动情时会爆粗口的处女座学霸,最近就体验了一把。
 
“为什么要去?怎么冻的?不怕提前衰老吗?”等一堆问题涌出后,她决定让我把这个故事分享出来。
 
她想用自己的体验(非常细致)和了解的知识(非常简单)为大家“解密”这个还有点神秘的事儿,让姐妹们拥有更多人生选项。
 
接下来,请抚摸肚子一分钟,有关卵儿们的故事,即将开始。
感恩节前夕的某个夜晚,我敲响了A家的门。
 
吱呀门缝一打开,一张疲惫但掩不住的笑脸映入眼帘。
 
“快快,进来!”给我开门后就热情地领着我往沙发走。
 
看得出,刚从美国冻卵归来的她,身体还有些疼痛,走起路来像只小企鹅,每一步都显得笨重而蹒跚。
 
尽管这样,她还是很兴奋:
 
“医生告诉我顺利取出了22颗,19颗成熟可用,已经冷冻起来了。
 
这个数字在我这个年纪属于特!别!牛!逼!”
 
接着她捧着瓶椰子水(医生说了有益于身体恢复)歪在沙发上,给我讲述了这段她称之为类“高考”的经历:
 
“冻卵,挺像备战高考的。
 
要经历一段时间的准备期、上手术台的考试期,考后焦灼的等待结果。
 
但结果拿到后,你就又回到原本的生活中,至于它的好处是需要延时体验的。”
 
学霸的开场,总是这么别开生面。
 
37岁后,卵巢功能就“断崖式“下降了
 
说起来,冻卵算是微创手术,但每个人听到的第一瞬间都会好奇,毕竟这事儿还比较前卫。
 
怎么会有人想去把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冻起来?也不是个饺子!
 
但在A看来就是个年龄到了后自然而然地选择,“我对婚姻既期盼又恐惧,冻卵可以让我暂时不用非做选择,但帮忙寄托了我对美好婚姻的期待。
 
3年前,A结束了一段糟糕的婚姻后,就给了自己定下了这个Deadline,若是38岁还没有良人相伴,那就去冻卵!
 
是的,Mr. right 也不是说找到就能找到的,与其匆匆进入一段不看好的关系,还不如随缘;但同时,把状态好时候的卵子冻上,给自己的未来留一张“生育入场券”,何乐不为!
 
“所以冻卵对我而言,不是后悔药或是保险,那听起来太理性,而且落脚点是‘以防万一’。
 
而我的感觉是从此受限减少,从此解绑自由,很美好,特值得期待。”
 
而真正推动她迅速进入冻卵程序的“临门一脚”是一个形容词——“断崖式”。
 
“科学数据显示,37岁是一个重要分水岭。
 
37岁后冻卵成功率呈断崖式下降。
 
尽管感官上觉得自己依然青春活力的时候,AMH(抗穆勒管激素,用于评价卵巢储备功能)检测的结果却让我感受到紧迫。”
 
 
“AMH数字为2以上是很好,1.5就属于严重退化,而我的数字是1.8。
 
当时听到这个数字就又悔恨又害怕又担心,就想赶紧速战速决,不能让这个数字更低了。
 
有一个朋友,她就隔了6个月,AMH直接跌了3倍数值。”
 
也是这个检测,让她下决心要尽快冻卵,并且做起了周围适龄、感兴趣小姐妹的吹风工作。
 
“37岁后断崖式下降”这一知识盲点一经她普及,此前观望的朋友们也纷纷加入了冻卵大军。
 
甚至有朋友要直接去冻胚胎,毕竟胚胎的成功率更高。
 
自决定冻卵起,焦虑会常伴左右
 
从AMH数字出来到上手术台,每天都必然伴随着焦虑。这种焦虑包括因雌激素的变化而产生的身体焦虑,但更多的,还是来自于对科学知识缺乏上的精神焦虑。
 
是的,学霸也有不懂的。
 
好在有些知识短板,是现学就可以弥补的。比如那个女性都听到过的传言:一生只能排400颗卵子,一下取出这么多颗,会不会提前衰老呢?当然不会。
 
每个月的生理期,你本来就会排出几十颗卵泡,在自然情况下,只有一颗完全成熟脱落。而冻卵是用药剂辅助那几十颗卵泡一起成熟而已。
 
△上图为冻卵流程,来自前沿健康
 
但还有一些困扰,是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
 
虽然冻卵技术已经很成熟,科学研究目前为止没有发现副作用,却无法忽视,这个技术依然很新,现代科学还不能确定它的长期风险或副作用。
 
就好比全球第一个试管婴儿Louise Brown,虽然目前看来一切正常,但她也才30多岁,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有怎样的隐患。
 
备冻期:从备孕式自我看护到扎针小能手
 
从开始打针到上手术床,中间要经历10-20天的时间。
 
这期间,A做的事儿概括起来就是两件:好好照顾自己+天天扎针。
 
照顾自己,包括身体及精神。身体上,就是吃好睡好,过猪一样的生活。
 
由于后期卵子的增多和卵巢的长大,走路都是问题,不夸张地说,走五分钟都费劲。所以从打针开始每天最多步行30分钟,禁止其他运动。
 
精神上,除了做好心理建设,更重要的是保持愉悦。
 
身体是很奇妙的,精神上有压力,卵子们会知道,所以不妨跟卵子们聊聊天,就像怀孕时跟肚里的宝宝聊天一样。
 
所以,人除了可以把握吃喝拉撒和情绪,什么也不能控制,那么就只做好可控的事儿吧,颇有些人生哲学的道道。
 
至于促排的扎针,扎着扎着,也就会了。
 
疼?“那肯定啊,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你自己伤害自己啊!”
 
从医院领回来的一堆大小针具和针头、小瓶子和酒精棉片,在床上堆成了小山。A知道,未来10几天的任务,就是消灭这座小山。
 
打第一针的时候,她紧张的把所有说明书中英文双语、说明视频依次摊开,码好。
 
确认该知道的都知道了,然后深呼吸好几次,才能把这一针扎入自己的肚皮。
 
 
第二针,尽管很认真的准备,却还是出了个岔子。
 
A搞错了针头,愣把抽药用的大针头(比应该打到肚子上的针头长3倍还要粗许多)生硬地、狠狠地捅进自己的肚皮里,一边疼着,一边还想:“人这肚皮可真厚,毕竟整个针头有一个中指那么长“!
 
所幸,除了自己吃痛,对冻卵没啥影响。
 
△图片来源:Freedom Fertility Pharmacy
 
如此,排卵针左边打完打右边,一天一边。
 
作为IQ超高的完美主义者,A不干则已,一干就要干到漂亮:愣是把左右两边的针孔打得对称工整。
 
当然,除了这件事儿,她跟我们普通人没两样,会怕疼,会紧张,会害怕,会怀疑自己,会因为偏离说明书的细微差别而抓狂,而崩溃。
 
毕竟在冻卵面前,我们都是新人。
 
哦,对了,除了肚子疼,手也疼。A说,那几周自己最大敌人就是气泡,每次最起码得花十分钟把气泡从针管里敲出来(否则会影响药剂的准确用量)。
 
 
护士敲两下就行,她每次都敲红了手还不行。“那也没办法,只能停下来2分钟,不疼了继续敲。”
 
崩溃时刻:眼泪宛如大坝决堤
 
冻卵期间,躲不掉的,大概是荷尔蒙激增带来的夸张的情绪化。
 
据悉,此时的荷尔蒙数值可高达2000多,是平常的二十多倍,也就是说此时的人会特别容易感受到情绪波动。
 
如果非要类比一下,就是这段时间情绪坐上了过山车外带点燃了穿天猴-情不知所起,而易燃易爆。
 
A算幸运的,没感觉到特别的情绪起伏。
 
不过有一天突然工作上有压力,晚上熬到三四点才能入睡。第二天一早起来去医院打针抽血就崩溃了。
 
“那个疼啊,我一边疼一边胳膊条件反射地后退。泪珠比你见过最大的珍珠还大,比所有言情剧里面女主角的泪珠还长。
 
说大坝决堤毫不夸张,我自己都惊了。
 
那天,得跟好几个朋友电话聊天才慢慢平复。你说抽血能有多疼啊,就是激素水平太高反应过于猛烈。”
 
这其实是冻卵过程里不可回避的挑战:超异常的荷尔蒙让情绪管理失效。
 
好在A早有准备,在她去冻卵之前跟亲朋好友都打好了招呼:如果这段时间犯神经病,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哭了什么笑了什么,那都不是她本意。
 
 
上手术台:人体真是个奇妙的机器
 
终于要到取卵这天了,你以为针也打到位了,该聊的也都跟卵子们聊过了,见过大世面的老铁们就该轻松上阵了吧?
 
天真!
 
取卵手术前一天,我们的女主A失眠了,用她的话说,是人生第三次失眠(第一次是高考最后一天前,第二次是爱上一个男生一晚上都是他的音容笑貌的时候)。
 
精神上的压力甚至还有一些兴奋让她无法入睡,而晚上因担心12点后到手术前无法进食而导致吃撑、水饱,及被卵巢压迫的膀胱致使A频繁上厕所,让本就毫无睡意的她愈发无法入睡。
 
所幸,有支持自己的爸妈、朋友远程安慰,带她熬过这一夜。
 
第二天一早去诊所,换好手术服,坐在等待区,就开始泪崩,“我记得我脸上就是一个小湖泊,非常滋润的凡尔登湖”。麻醉师对此情况应该见怪不怪了,娴熟的拿出纸巾给她擦泪并且温柔安慰。
 
护士拿出厚厚的一大沓文件让A签,A都顾不上哭了,就一个一个的签字。
 
签完字眼泪好像知道又可以出现了,就继续流着。
 
A拉着护士说,其实真的还是害怕的。就像,你终于要尝试一件从未做过的事情,看再多书,给自己再多心理暗示,依然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应付好。
 
于是,临尝试前的等待让人体会纯粹的恐惧。
 
此时,护士很给力,她不厌其烦地安抚A。进了手术室,全麻的药效非常快,前一秒A还哭着跟护士们说:“你们都是天使”,下一秒恢复知觉就是睁开眼后,医生算准了时间出现在面前。
 
她感慨道:
 
人体真是精妙仪器,避孕药停了2-3天就会来月经。
 
打上破卵针说36小时排卵准备好就是36小时。
 
手术麻药打了就是知道你什么时候会清醒。
 
结束的时候,人有点蒙,肚子有点痛,只能坐轮椅被推出。
 
为奖励自己壮举,尽管行动不便,A还是跑到一个饭店里喝了鸡汤吃了大龙虾,“我得润润我的卵儿们”对她来说,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冻后:Empowering 和Liberating
 
我问A, 这个事儿做完你什么感觉?
 
她感觉到了empowering and liberating。Empowering是觉得自己多了很多力量,老牛了;Liberating是代表自由的感觉,有了更多自主权。
 
她说:“我可以50、60甚至90岁都存在拥有孩子的可能性。想想就觉得巨tm的过瘾!”
 
嗯,话糙理不糙,随时随地的可能性是我们对突破身体限制的最高想象。
 
 
自从开始考虑性别平等是个啥起,她就在自己身上探索可能性,也力所能及地去影响别人。在打针受痛的时候,她从基因到个体经验到不同性别体验中想寻找“安慰“,令人惊喜的是,她得到的结论不是从此仇男或是恨社会之不公。
 
相反,她有了更高意义上的共情能力:
 
“也许各自都在承受不一样的疼痛在不同时间和空间,而我们现在能做的,是帮助更多女性朋友有机会感受自由和赋能 。
 
当然,经历这件事额外让我觉得做个女人太不容易了。”
 
诚然,到了生物学意义上的适龄生育阶段,身边朋友都会陷入种种纠结:
 
有个条件登对的,我要不要婚了算了?
 
到底是先工作还是先生娃?
 
这些困扰的背后,都透露着“还没有准备好”的讯息。
 
一方面是自己的条件没准备好,另一方面是自己的状态没准备好。
 
现代社会节奏很快,我们还没来得及搞明白恋爱、工作是怎么回事儿,女性就要面临结婚生育的选择。
 
所以,冻卵从这个意义上,为女性的生命历程开拓了更多的可能性。更甚之,它意味着“人类2.0”时代的启动。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个相较于1.0更先进的人类时代,将有望破解生老病死四大生命难题,而冻卵技术在这个意义上则当之无愧成为人类升级中的必要组件。
 
作为普通女性的我,从这个冻卵故事中受到鼓舞的是,我们不必再勉强地进入“到什么时候干什么事儿“的安排,先努力把自己整明白,很多生理上的、社会上的限制都冥冥之中自有神来之手化解。
 
-----我是酷毙了的分割线-----
 
------以下为快问快答------
 
Q:如此优秀如你,为啥想去冻卵,请实话实说?
 
A:想不好怎么直接回答你,但我第一画面想到了自己童年时的一个想象,我总想着我要找一个在海边穿白衬衣特别好看的男生。
 
我也想过要给他每天叠一颗幸运星,等碰到他的时候,我就把这辈子对他的祝福,一起送给他。
 
所以,不论在外面如何打拼,我的内心一直希望自己会找到一个适合我的人,然后结婚生子,幸福一生。
 
很遗憾,年龄大了,但良人未来。身边的人也开始陆续讨论这个话题,我便自然而然也开始想了。
 
那会儿35岁,想着给自己3年的时间,如果还是找不到,就去冻。
 
Q:很多地方都能冻,你咋选择了美国?
 
A:我原来想选台湾,又便宜(2万-3万)又有好吃的还不用调时差,医生又超耐心、细心,还给你上课教怎么打针,不过台湾要去2-3次。
 
我最后去了美国,美国整体技术的确好。而且美国冻卵将来的灵活性更高,例如非婚也可以做IVF,可以有代孕等等。
 
朋友推荐的这一家诊所只去一次就好,很多诊所需要去两次。除了自己打针之外,要定期(开始隔一天后来每天要去验血做B超)去诊所看医生和护士,所以选择诊所和医生还是很重要的。
 
因为技术本身还是非常成熟的,找个可靠的诊所并不难,但同时,因为全程的焦虑,如果能找到可以提供24小时随时在线可解答问题的护士陪护也很重要。
 
选择诊所建议跟其他去冻卵的朋友咨询下,另外可以借鉴:
 
1. 美国的辅助生殖科技协会每年会有各大诊所对于不同年龄段女性的冻卵和IVF成功率等具体数字。
△官网:https://www.sart.org/clinic-pages/find-a-clinic/
 
2.中文可以比较全球医院的网站有柚子视角。
△官网:https://www.herhealthview.com/
 
Q:冻完你就没要求看一眼这些未来的“小小A”(卵子)吗?
 
A:没有。因为它们马上就要存到-198°液氮里去了,医学技术没给我这个机会。但确实我也好像没想过要看。太小了看不到啊,而且只是孩子染色体的一半啦。
 
以后也许会自然怀孕,也许人工授精取出来卵子跟另一半的精子结合,也许会购买个自己喜好的(身高体重、教育程度、头发颜色、艺术偏好等)精子,也许需要请代孕妈妈。所以最关键是先保留好自己的基因。
 
Q:冻完身体没什么消极反应吧?
 
A:这个真分人,就跟坐月子似的。西方人不提倡坐月子,生完就该干嘛干嘛去了,我们这边还是比较讲究养身体。
 
冻卵后有人说也是个小月子,我觉得还好就是的确走路的时候肚子会有些痛人有些虚弱,7-10天后就感觉跟之前一样了,不过内分泌变化估计还是要时间的。
 
Q:冻卵热是不是消费主义利用女性解放的概念推动的?
 
A:我个人认为不是的。这与消费市场推出的“情人节”“双十一”不同,冻卵是女性自己需要的,只是此前的技术无法实现,而其他消费类产品是商家们推动的。
 
就像避孕套和避孕药的发明,对女性也是功在千秋。我绝对相信三五年后,大家对这个观念会更接纳、更开放。
 
Q:冻卵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A:一定要有相关的支持网络,整个过程会充满情绪波动,有亲朋好友的支持,可以帮助我们坚持住。
 
有人说人生是孤独的,我不是太喜欢这个说法。
 
因为你的支持网络会在生命中为你带来许许多多的温暖和感动及甜蜜,也许不是填满每分每秒,但是我们会因此更懂得珍惜它们的珍贵。
 
编辑:刘倩
 
(本文感谢美国队长、Phoenix的帮助)
话题:



0

推荐

性别经济学

性别经济学

24篇文章 198天前更新

分享经典经济学文献,用科学和理性的态度来探讨性别问题。

文章